上訴案件編號﹕826/2019
合議庭裁判日期﹕二零二一年三月十一日
主題﹕
精神損害賠償
求償權
裁判書內容摘要﹕
就非財產之損害賠償的事宜上,如非屬受害人死亡的情況,《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九條第二款指出的第三人不享有就非財產損害的求償權。
裁判書製作法官
賴健雄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級法院
行政司法上訴卷宗第826/2019號
合議庭裁判
一、序
A,身份資料詳見於本卷宗,針對B及衛生局具過錯地對其妹妹C進行醫療活動,導致其遭受精神損害,就此向行政法院提起實際履行非合同民事責任之訴。
行政法院於二零一九年四月三十日在訴訟的清理階段作出以下判決,裁定上訴理由不成立:
本院現根據《行政訴訟法典》第99條第1款準用之《民事訴訟法典》第429條第1款之規定作出清理批示如下:
***
本案中,原告A要求判處兩名被告B及澳門特別行政區衛生局以連帶方式向其支付澳門幣1,000,000.00元之非財產性損害賠償,附加由作出判決日起計直至完全支付為止的法定利息,理由是第一被告B具過錯地對其妹妹C進行醫療活動,導致原告遭受精神損害。
根據原告在起訴狀之陳述,事件之具體起因為第一被告於2013年8月26日在其妹妹C就診期間處方錯誤藥物,引致C出現發育遲緩之後遺症且患有之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不全未適時獲得治療,其妹妹之病況令原告父母身心俱疲,原告另一妹妹D亦因而學業成績退步,原告對兩名妹妹及父母之狀況感到非常擔憂及痛心,使其生活、學業、情緒及心理皆遭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
*
第一被告於答辯狀中提出其欠缺主體正當性之抗辯;第二被告澳門特別行政區衛生局則於答辯狀中提出原告欠缺正當性;兩者並對起訴狀之陳述內容提出爭執(見卷宗第199頁至第243頁及第521頁至第563頁)。
*
原告獲通知答辯狀後,針對兩名被告提出原告及第一被告不具正當性之抗辯作出回應(見卷宗第678頁至第679頁)。
*
於中級法院編號:186/2018卷宗(本院編號:238/15-RA卷宗)之裁判轉為確定後,第一被告再次聲請裁定其於答辯狀中提出之抗辯成立且駁回原告提出之所有訴訟請求(見卷宗第687頁至第692頁)。
*
卷宗隨後呈送檢察院作出檢閱,駐本院檢察官在其意見書中表示第一被告不具正當性之抗辯明顯成立,並指出原告的請求在實體方面明顯不具備法律依據,原告屬欠缺積極主體正當性,且其請求亦明顯不成立,建議駁回本案所有訴訟請求,開釋兩名被告(見卷宗第730頁及其背頁,有關內容在此視為完全轉錄)。
*
第一被告欠缺正當性
第一被告於答辯狀中提出抗辯,認為其不具被訴主體之正當性,理由是根據四月二十二日第28/91/M號法令第2條及第5條之規定,原告應僅針對行政當局提起本訴訟,同時指出其過失屬輕微且牽涉衛生局其他工作人員之過錯,原告或應當同時針對該等工作人員一併提起本訴訟。
四月二十二日第28/91/M號法令第2條、第3條及第5條規定如下:
“第二條
(行政當局及其他公法人之責任)
本地區行政當局及其他公法人,對其機關或行政人員在履行職務中以及因履行職務而作出過錯之不法行為,應向受害人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條
(機關之據位人、行政人員及公法人之責任)
在不影響上條規定之情況下,本地區行政當局之機關據位人及行政人員和其他公法人,對於其超越其職務範圍所作出的不法行為或在履行職務中以及因履行職務故意作出之不法行為,應承擔民事責任。
第五條
(求償權)
當履行任何賠償時,本地區行政當局及其他公法人對犯過錯之機關據位人或行政人員享有求償權,但必須該過錯人之所為係出於故意或明顯欠缺擔任職務所需之注意及熱心。”
按照上述規定,行政當局及其他公法人對機關據位人或行政人員於履行職務時作出具過錯之不法行為向受害人承擔民事責任,且對該等犯過錯之人員因故意或明顯欠缺擔任職務所需之注意及熱心之情況享有求償權,沒有明確排除相關機關據位人或行政人員參與此類別訴訟之可能性。
中級法院曾於2013年2月21日在編號:778/2011卷宗之裁判就上述規定中對行政機關據位人或行政人員在何種情況下應參與此類別訴訟提出以下精闢分析:
“…7. Esta doutrina afigura-se-nos ser válida na RAEM à luz dos diplomas e normas aqui vigentes.
Desde logo não temos uma norma na Lei Básica como as acima apontadas o que facilita o entendimento e a interpretação do regime não estar sujeita a tal condicionamento.
Depois, analisando o regime do DL n.º 28/91/M, do artigo 2º e artigo 5º decorre um regime que não se afasta do estabelecido no referido Decreto-lei n.º 48051, de 21 de Novembro de 1967.
Assim, no artigo 2º estabelece-se que a Administração responde pelos actos ilícitos culposos dos titulares dos órgãos e seus agentes no exercício das funções e no artigo 5º estabelece-se o direito de regresso contra os titulares dos órgãos e agentes nos caos de dolo ou com diligência e zelo manifestamente inferiores àqueles a que se achavam obrigados em razão do cargo.
Donde resulta uma diferença de regime entre as situações de mera culpa ou negligência leve e a culpa grave. Na primeira situação só a Administração se configura como responsável e como tal só ela deverá ser demandada. Já não assim nos casos de culpa grave...”
本案中,原告在起訴狀中明確指出第一被告作為主診醫生沒有審慎處理其妹妹之病患,於進行治療及處方藥物時沒有履行作為專業醫生應有之謹慎義務,以致對原告及其妹妹造成重大的損害(見起訴狀第62條、第63條及第72條之陳述),質言之,原告指控第一被告違反專業醫生進行醫療活動之基本規則,且該違反已超越欠缺一般注意力程度,延伸至一種特別及應受譴責的不小心1,應屬於嚴重過失(culpa grave)。
另一方面,第一被告於答辯狀中已承認向原告妹妹處方錯誤藥物,即使卷宗資料最終證實原告妹妹服用獲錯誤處方的藥物非單獨由第一被告具過錯之不法行為所引致,根據四月二十二日第28/91/M號法令第4條第2款準用《民法典》第490條之規定,亦難以認為此訴訟具有必要共同訴訟性質(見《民事訴訟法典》第61條之規定),而要求原告應必須同時針對所有實施與該處方藥物相關行為之工作人員提起本訴訟。
故此,根據《民事訴訟法典》第58條之規定,第一被告提出其不具訴訟主體正當性之抗辯應被裁定不成立。
*
原告欠缺正當性
第二被告於答辯狀中提出原告不具正當性之抗辯,理由是原告所指遭受之非財產性損害賠償欠缺法理依據,要求本院駁回針對其提起之該部分訴訟。
《民事訴訟法典》第58條規定:“在原告所提出出現爭議之實體關係中之主體具有正當性,但法律另外指明者除外。”
經分析起訴狀之相關陳述內容,毫無疑問,原告具有《行政訴訟法典》第117條規定所指之訴訟正當性。
~~~
關於第一被告在中級法院編號:186/2018卷宗(本院編號:238/15-RA卷宗)之裁判轉為確定後再次提出其不具正當性之爭辯,實質上為指向其在爭議法律關係中不具備實體正當性而應獲開釋所有訴訟請求。
為此,引述中級法院編號:186/2018卷宗裁判所查明針對第一被告B為原告妹妹C進行之醫療活動中所實施的事實及提出的法律分析:
“…II. 理由說明
原審法院認定以下對審理本上訴屬重要的事實:
第一被告B為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的醫生(已證事實A)項)。
原告於2013年7月31日在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出生,父親為E,母親為F(已證事實B)項)。
於2013年8月15日及16日,原告在仁伯爵綜合醫院進行隨診和覆查甲狀腺功能兩次,獲確診患有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不全(已證事實C)項)。
於2013年8月16日就診當日,第一被告向原告父母解釋原告患有的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不全的影響,建議原告及早治療(已證事實D)項)。
於2013年8月22日原告進行第二次血液測試並於2013年8月26日覆診(已證事實E)項)。
在上指覆診時,第一被告向原告父母說明原告患有的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不全的治療計劃,並指出原告須使用Levothyroxine治療(已證事實F)項)。
第一被告向原告處方Levofloxacin (譯名:左氧氟沙星) (200mg/4ml),而非Levothyroxine (40mcg/4ml)(已證事實G)項)。
於2013年9月10日,原告父母按照已預約之時間,帶同原告前往仁伯爵綜合醫院覆診(已證事實H)項)。
第一被告發現其早前向原告處方另一藥物Levofloxacin (200mg/4ml) (已證事實I)項)。
Na sequência da ingestão da Levofloxacina pela A., a 1.ª R. telefonou para a linha de apoio do “G”, em Hong Kong, também a 2.ª R. diligenciou prontamente, através da Junta para os Serviços Médicos no Exterior, no sentido de que a A. recebesse tratamento no Hospital H de Hong Kong (已證事實J)項).
A 2.ª R. pagou todas as despesas com consultas havidas no Hospital H de Hong Kong (已證事實K)項).
Os pais da A. optaram por não frequentar as consultas agendadas nos Serviços de Saúde de Macau para acompanhar o tratamento e a evolução do síndrome de hipotiroidismo congénito da A. (已證事實L)項).
Foi elaborado em 13/11/2013 pelo Lei Wai Seng, Director Clínico do C.H.C.S.J., o relatório sobre o caso no âmbito do Processo de Averiguações n.º PA-07/2013, a fls. 566 a 572 dos autos, cujo teor aqui se dá por integralmente transcrito (已證事實M)項).
自2013年8月27日起,原告按照第一被告的治療計劃,每日獲餵服處方之Levofloxacin (疑問列1)項之回答)。
於服用Levofloxacin後,原告的手腳肢端出現腫脹、胃納差、皮疹等不適情況(疑問列2)項之回答)。
此外,原告雙手小關節只能輕微屈曲,雙腕微垂,碰觸手腳小關節會哭,腹瀉(糞便帶粘性)及嘔吐(疑問列3)項之回答)。
於2013年9月5日,原告被帶往衛生中心進行初生嬰兒一般保健檢查(疑問列4)項之回答)。
於已證事實H)項所指隨診當日,原告精神稍差,手腳微紅腫,雙手小關節只能輕微屈曲,雙腕微垂,碰觸手腳小關節會哭及皮膚紅疹等錯服Levofloxacin的急性副作用(疑問列7)項之回答)。
於2013年9月23日,原告經停服Levofloxacin 13天或14天後及服用Levothyroxine 14天後,Levofloxacin的急性副作用減退(疑問列8)項之回答)。
原告服用Levofloxacin的急性副作用約在兩個月後消失,心臟彩超掃描正常(疑問列9)項之回答)。
原告於半歲前在平躺的狀態下仍未能自主翻身(疑問列10)項之回答)。
Levofloxacin為一種殺菌性的抗菌劑(疑問列13)項之回答)。
Levofloxacin可能有影響兒童及胎兒軟骨發育等不良反應(疑問列14)項之回答)。
服用Levofloxacin還可能有以下主要不良反應:1.消化道反應、嘔吐、腹痛、腹脹;2.中樞反應、頭痛、睡眠不良、精神症狀和誘發癲癇;3.大劑量可致肝損害、尿結晶、產生繼發性腎損害;4.可出現血管神經性水腫、皮膚瘙癢等過敏症狀;5.肌腱病損、包括跟腱炎、跟腱斷裂(疑問列15)項之回答)。
於2014年11月6日針對原告製作最新的智力及行為發展評估報告中,顯示原告存有語言遲緩情況(疑問列16)項之回答)。
第一被告向原告處方錯誤藥物的行為,直接導致待調查事實第2、3及7條答案的副作用(疑問列18)項之回答)。
在發現處方錯誤後,原告最少作出了以下開支:
1. 澳門幣6,376.00元(澳門幣5,850.00元+澳門幣526.00元) ─ 2013年9月18日至19日及2014年3月11日鏡湖醫院就診及接受檢測費(文件第123頁至第130頁、第172頁至第174頁、第176頁及第179頁);
2. 港幣11,000.00元(港幣9,000.00元+港幣2,000.00元) ─ 2014年11月6日進匯醫務中心及I中心費用(文件第114頁至第122頁、第180頁及第182頁);
3. 澳門幣1,560.14元 ─ 2014年11月27日往港提取報告的船票費用(文件第185頁);
4. 港幣1,200.00元 ─ 2014年11月27日I中心費用(文件第183頁);
5. 澳門幣225.00元 ─ 2014年12月5日衛生局醫療報告費用(文件第170頁及第186頁) (疑問列19)項之回答)。
原告父母極為擔心原告的健康狀況(疑問列20)項之回答)。
原告因為誤服Levofloxacin而產生載於待調查事實第2、3及7條答案的急性副作用在兩個月內消失,期間原告承受因副作用帶來的身體不適和痛苦(疑問列22)項之回答)。
於事發後,原告需要父親帶同往返港澳兩地,為其進行覆診治療(疑問列26)項之回答)。
原告父親原於J醫療中心擔任醫生,根據原告父親於2013年度的課稅紀錄,顯示其年收入為澳門幣360,000.00元(疑問列27)項之回答)。
上述課稅紀錄是澳門財政局根據原告父親於2013年度及以往的入息申報作出的評估(疑問列28)項之回答)。
原告為初生嬰兒,無法在其神智清醒的狀態下為其進行MRI檢查(疑問列30)項之回答)。
在欠缺進行上述診斷檢查的前提下,原告只能透過其他方式,例如:驗血,以對其身體傷害進行評估(疑問列31)項之回答)。
原告因誤服藥物所產生的作用及傷害,並不立即透過驗血等檢查全面反映(疑問列32)項之回答)。
Os efeitos secundários da Levofloxacin são normalmente ligeiros e moderados e desaparecem após um curto espaço de tempo (疑問列35)項之回答).
A 1ª Ré fez um primeiro exame à Autora no dia 15 de Agosto de 2013, para a despistagem de hipotiroidismo congénito (疑問列36)項之回答).
Os níveis de hormonas produzidas pela tiróide apresentados nessa data eram de 0,9ng/dl para FT4 (Thyroxine) e de 25,21 para TSH (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疑問列37)項之回答).
Na consulta de 16 de Agosto de 2013, a 1ª Ré, sugeriu aos pais da Autora iniciar imediatamente o tratamento ou decidir uma ou duas semanas depois, após realização de novo exame (疑問列38)項之回答).
Num novo exame realizado em 22 de Agosto de 2013 os níveis de FT4 eram de 0,73ng/dl e de TSH de 41,17 mIU/L (疑問列39)項之回答).
Apresentando assim a Autora um quadro de hipotiroidismo congénito mais acentuado e face a esse quadro os pais da Autora decidiram iniciar o tratamento (疑問列40)項之回答).
A mãe da Autora também é médica (疑問列40-A)項之回答).
Provado o que consta na alínea F) dos factos assentes (疑問列40-B)項之回答).
Os pais da Autora ministraram o Levofloxacin à Autora até 10 de Setembro de 2013 (疑問列40-H)項之回答).
Quando o erro de medicamento foi detectado, a 1ª Ré fez imediatamente os exames laboratoriais que se impunham e de raio X à Autora, providenciou ecocardiograma, consulta ortopédica e outras necessárias e propôs aos pais que a Autora ficasse internada para observação, o que não aceitaram (疑問列41)項之回答).
O erro foi propiciado pelo sistema de receituário informático dos Serviços de Saúde à data dos factos, com a inserção das primeiras letras de um medicamento, o sistema informático proporcionava uma lista de medicamentos e não tinha um sistema de alerta eficiente (疑問列42)項之回答).
Na maior parte dos casos são normalmente detectados pelo farmacêutico na farmácia do Centro Hospitalar Conde de São Januário (疑問列43)項之回答).
Se o farmacêutico de serviço tivesse seguido as regras de monitorização dos medicamentos prescritos seria possível evitar o engano na prescrição do medicamento (疑問列44)項之回答).
Quanto ao hipotiroidismo congénito o seu tratamento não exige um acompanhamento permanente e apenas é necessário tomar os medicamentos nos termos prescritos e efectuar consultas regulares (疑問列45)項之回答).
原告為一名嬰孩,無法自行到香港接受治療,需要其父母攜同其到香港接受治療 (疑問列46)項之回答)。
… … …
現在讓我們就上訴人對終局判決提起的上訴作出審理。
原審法院認為第一被上訴人的不法行為未達到完全明顯欠缺擔任職務所需之注意及熱心程度而構成嚴重過失,最終裁定原告針對第一被上訴人提出的訴訟請求不成立。
上訴人不認同有關決定。
根據第28/91/M法令第2條的規定:“本地區行政當局及其他公法人,對其機關或行政人員在履行職務中以及因履行職務而作出過錯之不法行為,應向受害人承擔民事責任。”─ 下劃線為我們所附加
根據同一法令第3條的規定:“在不影響上條規定之情況下,本地區行政當局之機關據位人及行政人員和其他公法人,對於其超越其職務範圍所作出的不法行為或在履行職務中以及因履行職務故意作出之不法行為,應承擔民事責任。” ─ 下劃線為我們所附加
根據上述兩項規定,就行政當局之機關據位人及行政人員在履行職務中以及因履行職務而作出過錯之不法行為,原則上由特區承擔民事責任,除非有關機關據位人或行政人員所作的不法行為已超越其職務範圍,又或屬於機關據位人或行政人員故意作出的不法行為,在該等情況下,機關據位人或行政人員同樣須承擔民事責任。
按照有關已證事實,第一被上訴人為上訴人的主診醫生,前者因向後者錯誤處方藥物,導致其身體出現一系列的急性副作用,包括手腳肢端出現腫脹、胃納差、皮疹、雙手小關節只能輕微屈曲及雙腕微垂等,且被碰觸手腳小關節時原告會哭啼,同時出現腹瀉(糞便帶黏性)及嘔吐等症狀。
第一被上訴人在作出上述不法行為時並沒有超越其職務範圍,儘管其行為存在過失,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並非故意為之,因此根據第28/91/M法令第3條的規定,第一被上訴人無須承擔民事責任。
至於第一被上訴人的行為是否出於明顯欠缺擔任職務所需之注意及熱心,以致存在嚴重過失,我們認為該要件對於上訴人來說並無任何重要性。
按照第28/91/M法令第5條的規定:“當履行任何賠償時,本地區行政當局及其他公法人對犯過錯之機關據位人或行政人員享有求償權,但必須該過錯人之所為係出於故意或明顯欠缺擔任職務所需之注意及熱心。” ─ 下劃線為我們所附加
在充分尊重不同觀點的情況下,我們認為上述規定僅適用於當特區或其他公法人向受害人履行賠償後,前者對出於故意或明顯欠缺擔任職務所需之注意及熱心的機關據位人或行政人員行使求償權的情況。
如上所述,由於第一被上訴人所作的行為沒有超越其職務範圍,同時亦未能證實其在履行職務中故意作出有關不法行為,因此上訴人針對第一被上訴人提出的訴訟請求明顯不能成立。
基於此,本院合議庭裁定上訴人這方面的上訴理由不成立。…”
(參見上述裁判第45頁至第50頁及第53頁至第54頁)
根據原告在起訴狀提出之陳述,主張是次醫療事故導致其妹妹遭受重大的身體傷害而引致其本人精神上嚴重痛苦,然而,從上文轉錄的裁判書內容,已證實原告妹妹因為誤服Levofloxacin而產生的急性副作用(包括手腳肢端出現腫脹、胃納差、皮疹、雙手小關節只能輕微屈曲及雙腕微垂等,且被碰觸手腳小關節時原告會哭啼,同時出現腹瀉(糞便帶粘性)及嘔吐等症狀)於停藥後兩個月內消失,儘管在此期間原告妹妹承受因副作用帶來的身體不適和痛苦,卻未能證實其他身體及心理方面之損害,包括因服用Levofloxacin以致對其妹妹身體及軟骨組織的成長及發育存在長遠影響,又或認為原告妹妹於半歲前在平躺的狀態下未能自主翻身乃因服用Levofloxacin所致,亦未能證實原告妹妹因獲處方Levofloxacin以致其未能適時開展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不全之藥物治療計劃。
可見是次醫療事故雖直接導致原告妹妹身體受傷害,可幸的是尚未達致嚴重程度甚至出現死亡的情況。根據《民法典》第489條第1款及第2款之規定,原告因其妹妹身體受傷害而遭受的非財產性損害並不享有賠償請求權2。因此,根據《民法典》第489條第1款及第2款之規定,應裁定原告針對兩名被告提出之非財產性損害賠償請求不成立。
***
綜上所述,本院裁定第一被告B及第二被告澳門特別行政區衛生局提出之抗辯皆不成立,同時裁定原告A針對兩名被告提出之訴訟請求不成立,包括要求判處兩名被告以連帶方式向其支付非財產性損害賠償澳門幣1,000,000.00元,並附加由作出判決日起計算直至完全支付為止的法定利息。
訴訟費用由原告承擔,因其司法援助請求獲得批准而無需支付。
登錄本裁判及依法作出通知。
原告對行政法院作出的一審裁判不服,以下列結論的理由陳述向中級法院提起上訴:
I. 針對載於題述卷宗第736頁背頁的以下決定,上訴人提出了本上訴:“(...)可見是次醫療事故雖直接導致原告妹妹身體受傷害,可幸的是尚未達致嚴重程度甚至出現死亡的情況。根據《民法典》第489條第1款及第2款之規定,原告因其妹妹身體受傷害而遭受的非財產性損害並不享有賠償請求權2。因此,根據《民法典》第489條第1款及第2款之規定,應裁定原告針對兩被告提出之非財產性損害賠償請求不成立。(...)
綜上所述,本院 (…)同時裁定原告A針對兩名被告提出之訴訟請求不成立,包括要求判處兩名被告以連帶方式向其支付非財產損害賠償澳門幣1,000,000.00元,並附加由作出判決日起計算直至完全支付為止的法定利息。
(...)
2 參見終審法院於2015年1月7日在編號:111/2014卷宗作出之裁判,第15頁至第21頁。
(…)”
II. 根據以上引述內容,尊敬的原審法院法官 閣下參見了上述註腳2中提及的終審法院第111/2014案件,並根據《民法典》第489條第1款及第2款之規定駁回上訴人的所有請求。
III. 事實上,在上述終審法院第111/2014案件中亦有指出本澳中級法院及葡萄牙著名學者ABRANTES GERALDES針對類似案件均持有不同意見,主張適用《民法典》第489條第1款(葡萄牙《民法典》第496條第1款)(不適用該等條文的第2款)。
IV. 上述終審法院第111/2014案件並非本澳的統一司法見解。
V. 如起訴狀提及的,上訴人十分疼愛妹妹C,眼見妹妹遭受如此痛苦折磨上訴人心痛萬分,恨不得自己能為代替她去承受痛苦煎熬。
VI. 由於這次醫療事故,上訴人父母為了小妹C的事憂心仲仲、四處奔波,大妹D的生活、學習及心理也受到嚴重負面影響,上訴人的家庭因此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本愉快的日子也變得愁雲滿佈,整個家庭的氛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致使上訴人在生活、學業、情緒及心理上均受到嚴重負面影響。
VII. 如果第一被告B有盡其謹慎的醫護義務,則上訴人妹妹C就不需要經歷上述的痛苦,兩者之間具有因果關係。
VIII.根據上訴人在起訴狀中所陳述的事實,上訴人認為應當確認上訴人的權利受到損害且應受到《民法典》第489條第1款的保護,所以,在給予適當尊重下,上訴人認為尊敬的原審法院法官 閣下的上述決定沾有法律適用錯誤的瑕疵,因為根據涉案的上述事實,理應適用《民法典》第489條第1款的規定(不適用該條文第2款的規定)。
綜上所述,懇請尊敬的法官 閣下裁定本上訴理由成立,命令廢止及/或撤銷本書狀第1點/結論第I款所指之決定,以及將本案發還行政法院進行相關後續程序及步驟。
兩被告均對上訴作出回覆,請求裁判上訴理由不成立。
隨後上訴連同卷宗上呈至本中級法院,經裁判書製作法官作出初步審查並受理後,卷宗送交檢察院作檢閱。
經檢閱後,檢察院發出如下法律意見,主張上訴理由不成立:
在上訴陳述詞中,A(本案之原告及上訴人)請求廢止原審法官閣下之清理批示及將本案發還行政法院進行相關後續程與步驟,其理由是:終審法院第111/2014號合議庭裁判並非統一司法見解;上訴人十分疼愛妹妹C,眼見妹妹遭受如此痛苦折磨,上訴人心痛萬分,恨不得自己能為代替她去承受痛苦煎熬;由於這次醫療事故,上訴人父母為了小妹C的事憂心忡忡、四處奔波,大妺D的生活、學習及心理也受到嚴重負面影響,上訴人的家庭因此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本愉快的日子也變得愁雲滿佈,整個家庭的氛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致使上訴人在生活、學業、情緒及心理上均受到嚴重負面影響。
*
作為本案之原告及上訴人,A是C(受害人)之胞姐。中級法院己裁決C提起之上訴理由不成立(卷宗第694至702頁),維持行政法院的判決,這兩份判決認定如下事實:原告(即C)服用Levofloxacin的急性副作用約在兩個月後消失,心臟超聲掃瞄正常。
澳門《民法典》第489條第2款明確規定:因受害人死亡,就非財產之損害之賠償請求權,由其未事實分居之配偶及子女、或由其未事實分居之配偶及其他直系血親卑親屬共同享有;如無上述親屬,則由與受害人有事實婚關係之人及受害人之父母、或由與受害人有事實婚關係之人及其他直系血親尊親屬共同享有;次之,由受害人之兄弟姊妹或替代其兄弟姊妹地位之甥姪享有。
關於第2款,民法學家Antunes Varela精闢指出(見Obrigações em Geral, Vol. I, Almedina 10ª ed., p.607):A referência especial ao caso de o facto ter provo-cado a morte da vítima explica-se pela necessidade de designar o titular do direito à indemnização e as pessoas cujos danos (não patrimoniais) devem então ser tomados em linha de conta.
遵循上述教誨,在尊重不同觀點之前提下,我們的看法是:受害人死亡時,其家人作為第三人,才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權。職是之故,我們認同終審法院在第111/2014號合議庭裁判中採取的立場,儘管它不構成統一司法見解。這意味著,以我們的淺見,A提起的上訴理由不成立。
此外,依據《民法典》第489條第1款,需要考量的僅僅是嚴重性達到受法律保護程度的精神損害。訴諸客觀準則(前引Obrigações em Geral, p.606),我們採納檢察官同事的深刻準確的分析,即“除有更好理解外,按照上述情節及賠償金額,未能足夠顯示有關損害屬嚴重,而正如中級法院所理解,受害人受到的傷害相對較輕,因此將賠償金額定為澳門幣100,000元屬於合理。那麼,原告作為事故的第三人,因此出現及承受的非財產損害的嚴重程度,尤其涉及有關心情及學業等方面的負面影響,明顯不足以產生《民法典》第489條第1款規定的賠償請求權。”
*
綜上所述,僅建議:裁決上訴理由不成立,維持原審法官閣下之判決。
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後,由兩位助審法官作出檢閱,經評議會表決作出如下裁判。
二、理由說明
根據《民事訴訟法典》第五百八十九條的規定,上訴標的為上訴狀結論部份所劃定的範圍內具體指出的問題,以及依法應由上訴法院依職權審理的問題。
在上訴中,不存在任何本上訴法院應依職權作出審理的問題。
本上訴唯一爭議的問題是根據《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條文內所指的第三人在受害人非死亡的情況下有否權利求償。
就這一純粹法律解釋的問題,原審法院的判決及檢察院的意見均已就此問題作了詳盡且精闢的論述,本院現根據《行政訴訟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條準用的《民事訴訟法典》第六百三十一條第五款的規定,以原審法院所持理據,裁定上訴理由不成立。
結論:
就非財產之損害賠償的事宜上,如非屬受害人死亡的情況,《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九條第二款指出的第三人不享有就非財產損害的求償權。
三、裁判
綜上所述,中級法院民事及行政上訴分庭合議庭通過評議會表決,以上述理由裁定上訴人A的上訴理由不成立,維持原判。
由上訴人支付本上訴的訴訟費用,但不妨礙對其已批給的司法援助。
通知各訴訟主體。
二零二一年三月十一日,於澳門特別行政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賴健雄 米萬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馮文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偉寧
1 參閱中級法院於2013年2月21日在編號:778/2011卷宗作出之裁判。
2 參見終審法院於2015年1月7日在編號:111/2014卷宗作出之裁判,第15頁至第21頁。
---------------
------------------------------------------------------------
---------------
------------------------------------------------------------
826/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