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裁判

中級法院

    • 判決/批示日期 案件編號 類別 裁判書/批示全文
    • 16/07/2015 139/2014 刑事訴訟程序的上訴
    • 主題

      - 事實問題
      - 法律問題
      - 空頭支票罪
      - 空白支票
      - 填寫協議
      - 故意

      摘要

      1. 上訴人所提出的所謂原審法院沒有認定嫌犯的“故意”的事實並非一個事實方面的問題,而是一個法律的問題,也就是要通過具體的事實得出這個法律問題存在的結論的問題。
      2. 簽發空頭支票罪為一危險犯,只要意識到行為的不法性以及欠缺付款的存款就足以構成既遂,因為它立即產生了作為可轉移的票據在經濟流通中的危險──支票作為支付手段,但有關行為人沒有付清債務的能力。
      3. 即使在支票的簽發背後存在一個發票人及受益人之間的民事債務關係,甚至乎支票只用作擔保之用,但並不代表該票據會因此失去支票一切的特徵和功能。其實,正因支票具有極高的流通性,以及得到法律特別的保護(包括在刑事上),才能夠成為借貸雙方都放心使用的擔保工具。
      4. 嫌犯在以單純的簽名發出支票的時候起,就將這個被視為現款的支票就推向流通領域,只要持票人遵守“填寫協議”,支票仍然受到刑法保護。
      5. 即使嫌犯在出票之初並不知道債務的金額也不可能知道存款不足,但是在輔助人多次的催促返還信用額度的時候,就知道其所欠的金額,並且很清楚其曾經簽署的支票應該具有清償所欠款項的餘額,但是其存款戶口仍然沒有足夠的餘額可以支付支票,存在這個罪名所要求的一般故意。

       
      • 表決 : 一致通過
      • 裁判書製作人 : 蔡武彬法官
      • 助審法官 : 賴健雄法官
      •   趙約翰法官
    • 判決/批示日期 案件編號 類別 裁判書/批示全文
    • 16/07/2015 800/2013 司法上訴(中級法院作為第一審法院的行政訴訟案件)
    •  
      • 表決 : 有表決聲明
      • 裁判書製作人 : 賴健雄法官
      • 助審法官 : 趙約翰法官
      •   何偉寧法官
    • 判決/批示日期 案件編號 類別 裁判書/批示全文
    • 16/07/2015 593/2015 民事及勞動訴訟程序的上訴
    • 主題

      工作意外所生之損害賠償
      擴大事實事宜之範圍

      摘要

      1. 根據第40/95/M號法令第50條第1款的規定,如工作意外或職業病引致遇難人死亡,遇難人之家人得共同享有法律所定之數額之損害賠償。
      2. 同法令第50條第1款f項亦規定,如遇難人之家人為其直系血親尊親屬,還需證明遇難人在去世前有否向該尊親屬定期提供扶養,如是者才有權收取相關損害賠償。
      3. 針對該問題,原告作為遇難人母親在起訴狀中表示遇難人的家庭成員有母親,姐姐及妹妹,主張其本人是唯一的損害賠償受益人;而被告在答辯時針對該事宜提出爭執,表示遇難人是否已婚或有否子女還未能確定,其父親是否在生亦未有指出,認為應查明有權收取賠償者之身份資料;然而,原審法庭並沒有就相關事實問題進行篩選及調查。
      4. 遇難人母親是否屬於第40/95/M號法令第50條第2款f項所指的唯一受益人是重要的事實問題,加上被告已適時針對有關事宜提出爭執,因此原審法庭有必要將相關問題,例如遇難人母親是否損害賠償的唯一受益人及遇難人在去世前有否定期向其母親提供扶養等事宜納入為調查基礎內容,以及進行必要之調查。
      5. 由於原審法庭沒有針對必需事實進行調查,根據補充適用的《民事訴訟法典》第629條第4款的規定,應予撤銷原審法庭所作之裁判,以便讓該法庭擴大有關事實事宜之範圍。

       
      • 表決 : 一致通過
      • 裁判書製作人 : 唐曉峰法官
      • 助審法官 : 賴健雄法官
      •   趙約翰法官
    • 判決/批示日期 案件編號 類別 裁判書/批示全文
    • 16/07/2015 383/2014 刑事訴訟程序的上訴
    • 主題

      - 交通事故
      - 過錯
      - 交通燈信號

      摘要

      1. 從幾次的事實審理的發展變化來看,所關聯的主要問題一直都僅僅是交通燈號的問題,對民事請求人“以奔跑的方式沖出行人道,走在人行橫道上”這個事實從來沒有爭議,故應依此事實作審理。
      2. 民事請求人不但不顧交通燈信號仍然顯示為紅燈的情況下,而且以奔跑的方式沖出行人道,走在人行橫道上,很明顯,對交通事故的發生起到主要的作用,而應該對事故承擔主要責任。
      3. 對於嫌犯來說,除了仍然在交通交匯區域的慢行的一般義務之外,還必須清楚知道,他在驅車通過交通燈管制區域的一刻,交通燈已經顯示為黃燈,應該意識到他從轉彎至與行人道交匯處的一段距離的路程,隨時可能轉換交通燈信號,而具有特別的謹慎義務。

       
      • 表決 : 一致通過
      • 裁判書製作人 : 蔡武彬法官
      • 助審法官 : 賴健雄法官
      •   趙約翰法官
    • 判決/批示日期 案件編號 類別 裁判書/批示全文
    • 16/07/2015 603/2015 刑事訴訟程序的上訴
    • 主題

      - 特別減輕
      - 量刑過重

      摘要

      1. 上訴人雖然配合警方工作,如實交代犯罪行為。然而,上訴人向警方所提供的資料,並未對偵破本案犯罪事實起着重要作用,況且其告發“僅僅是與其同樣水準的提供毒品者”,並不是交出一個重大告發。
      因此,其為審判提供之幫助只能作為一個一般減輕情節,並不符合第17/2009號法律第18條所規定的特別減輕刑罰的情節。

      2. 販毒行為的打擊必須嚴肅,才能讓社會公眾對法律的嚴肅性抱有信心及對社會當中其他的犯罪人起著足夠的震懾力。故一般預防的要求極高。

       
      • 表決 : 一致通過
      • 裁判書製作人 : 譚曉華法官
      • 助審法官 : 蔡武彬法官
      •   陳廣勝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