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法院
- 表決 : 有表決聲明
- 裁判書製作人 : 蔡武彬法官
- 助審法官 : 司徒民正法官
- 賴健雄法官
- 表決 : 一致通過
- 裁判書製作人 : 司徒民正法官
- 助審法官 : 陳廣勝法官
- 賴健雄法官
- 表決 : 一致通過
- 裁判書製作人 : 司徒民正法官
- 助審法官 : 陳廣勝法官
- 賴健雄法官
- 表決 : 一致通過
- 裁判書製作人 : 陳廣勝法官
- 助審法官 : 司徒民正法官
- 賴健雄法官
- 表決 : 一致通過
- 裁判書製作人 : 趙約翰法官
- 助審法官 : 蔡武彬法官
- 賴健雄法官
- 事實事宜
- 結論性事實
- 商標保護
- 商標保護之例外
- 現代用語
一、結論性事實不得納入已確鑿之事實情狀中。
二、只有能表示形象、能適當區分一個企業之產品或服務與其他企業之產品或服務之標記或標記組合,方可透過商標形式受到保護。
三、對不可受保護的標記或標誌,應拒絕登記。
四、已經成為現代語言慣常使用之名稱標記或標誌的,不受保護。
- 司法援助
- 前提
一、決定是否給予司法援助時所遵循的標準,應當是查明聲請人是否有必要的能力支付訴訟費用及律師服務費,為此要注意據以確定訴訟費用的訴訟金額。
二、如果聲請人因自己的懈怠,未在卷宗中證明所主張的經濟困難,則司法援助請求應予駁回。
- 簽發空頭支票罪
- 連續犯
- 暫緩執行徒刑
一、以下是連續犯的前提:
— 數次實施同一犯罪或基本上保護同一法益的不同犯罪;
— 該犯罪主要以同一性的方式實施;
— 相關犯罪行為作出的時間比較接近;
— 存在一個可相當減輕行為人罪過的誘發其實施犯罪行為的外在情況;以及
— 總體故意,就是指整個行為的每一步實施是透過一個方案而不是一個初步形成的意圖,以連續的行動詐騙受害人。
二、連續犯中罪過降低的依據正正在行為的外在時刻中找到。換言之,存在著一種這樣的關係,它從外部明顯地有助於重複犯罪活動,從而使要求行為人以不同方式(即依法)作出行為的要求日益降低。
如果行為人連續作出行為,且在“犯罪心理”中克服障礙及抵觸,改變外部現實以符合其意圖及目的,甚至對外部現實實現掌控而非失去控制,那麼就沒有理由認為其罪過已被減輕,不能認為該行為人在此情況下所犯之罪行屬連續犯。不應減輕這種罪過或降低這種判斷。
三、根據澳門《刑法典》第49條的規定,法院在暫緩執行徒刑時,可以規定被判刑者履行某些旨在彌補犯罪惡害之義務(例如向受害人作出賠償的義務)。
- 交通意外民事賠償請求
- 侵害人的過錯
- 風險責任及其證據
- 在刑事程序被宣告無罪之情況下的民事給付宣判
一、如原告提出的賠償請求是以侵害人過錯為基礎時,這就意味著該請求的提出是以風險為基礎。只要車輛在路上行進便構成風險,因此,在不能證實司機的過錯時,從原則上說,此交通意外就立即納入風險範圍內。
二、如果只證實了某汽車的駕駛人在意外中無過錯,且未證實受害人或第三人的過錯,又或是屬於不可抗力的情況時,那麼,為自身利益使用車輛的該車輛實際駕駛者負有風險責任。
三、今天,民事責任已經擁有獨立於刑事責任而存在的完全自主性,因此可以認為,只要相應請求理據成立,即使嫌犯在被控訴的刑事程序中被判處無罪,法院也可以判處嫌犯的民事責任。
四、賠償可以由犯罪引起,但是也可以從與犯罪無關的經審判的事實中產生。但是這些事實必須是符合民事法律規定的民事責任的構成事實,特別是風險責任的構成事實。
五、在風險責任的情況下,受害人的證據責任不大:只要證明事實和損害間的因果關係就可以。
六、由於作為主動因素的車輛與意外間的因果關係未經證明,因此,受害人的賠償要求便不可行。因為所有的客觀責任要求是客觀責任的前提,但其中不包括引起損害的事實過錯和不法前提。
七、同時,根據澳門《民法典》第335條第2款中關於舉證責任分擔的一般規定,民事起訴人無責任以風險責任為依據陳述並舉證對其要求賠償的權利有阻礙性的事實。
- 發出證明之訴
- 限制查閱資料
一、在某一公司與另一競爭公司對某商標的爭議中,前者立場的或然削弱可以作為解釋限制查閱前者針對第三者申請的註冊而提起聲明異議內容的原因。
二、如只有在利害關係人查閱卷宗後才可以評價《工業產權法律制度》第22條第1款規定的影響存在,那麼載於該規範中的確確實實規定當有影響時利害關係人不准查閱卷宗的限制就變得毫無意義,因此該評估必須先交由適當的部門負責,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排除任何獨斷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