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裁判

終審法院

    • 判決/批示日期 案件編號 類別 裁判書/批示全文
    • 11/03/2009 6/2009 統一司法見解
    • 主題

      - 刑事程序中統一司法見解的非常上訴
      - 裁判之對立

      摘要

      一、刑事程序中,在同一法律範圍內,如中級法院就同一法律問題,以互相對立的解決辦法為基礎宣示兩個合議庭裁判,則檢察院、嫌犯、輔助人或民事當事人得對最後宣示的合議庭裁判提起上訴,以統一司法見解。

      二、為可以認定就同一法律問題,合議庭裁判中出現互相對立的情況,必須是:

      - 裁判中的對立應是明示的,而不僅僅是隱含的;
      - 由兩個裁判所決定的問題應是相同的,而不僅僅是相類似,有關裁判所立足之基本事實,就是說對法律問題的解決結果來
      講是核心和必需的事實應該是相同的。
      - 出現互相對立的問題應該是基本的問題,也就是說,就具體案件的裁判而言,有關之法律問題應是決定性的。

      決定

      - 駁回上訴。
      - 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司法費訂為4個計算單位。

       
      • 表決 : 一致通過
      • 裁判書製作人 : 利馬法官
      • 助審法官 : 岑浩輝法官
      •   朱健法官
    • 判決/批示日期 案件編號 類別 裁判書/批示全文
    • 05/02/2009 5/2009 自行迴避請求
    • 決定

      批準迴避請求。

       
      • 表決 : 一致通過
      • 裁判書製作人 : 朱健法官
      • 助審法官 : 利馬法官
      •   岑浩輝法官
    • 判決/批示日期 案件編號 類別 裁判書/批示全文
    • 21/01/2009 56/2008 刑事訴訟程序上訴
    • 主題

      - 特別減輕刑罰
      - 年齡低於18歲
      - 量刑
      - 向終審法院提起上訴

      摘要

      一、行為人的罪過或預防犯罪的要求明顯減輕,構成刑罰之特別減輕的實質前提要件,因此,在做出事實時未滿18歲,僅其本身而言,不能構成上述特別減輕的依據。

      二、只要不存在對法定限制規範──如刑罰幅度──或經驗法則的違反,也不存所確定的具體刑罰顯示出完全不適度的話,作為以監督法律的良好實施為主旨的終審法院就不應介入具體刑罰的確定。

      決定

      - 駁回上訴。
      - 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司法費訂為4個計算單位。根據《刑事訴訟法典》第410條第4款規定,因駁回上訴而支付3個計算單位。

       
      • 表決 : 一致通過
      • 裁判書製作人 : 利馬法官
      • 助審法官 : 岑浩輝法官
      •   朱健法官
    • 判決/批示日期 案件編號 類別 裁判書/批示全文
    • 21/01/2009 5/2008 民事訴訟程序上訴
    • 主題

      - 以虛偽對法律行為提出無效的正當性

      摘要

      有權以虛偽提出法律行為無效的利害關係人就是在法律或實際穩固性方面,任何受有關法律行為要達到的效力影響的法律關係的主體。

      當公司章程賦予公司在轉讓股份時的優先權,對阻止其行使該權利應由公司而不是其股東對有關法律行為提出質疑。

      決定

      上訴勝訴。

       
      • 表決 : 一致通過
      • 裁判書製作人 : 朱健法官
      • 助審法官 : 利馬法官
      •   岑浩輝法官
    • 判決/批示日期 案件編號 類別 裁判書/批示全文
    • 21/01/2009 54/2008 刑事訴訟程序上訴
    • 主題

      - 向終審法院提起刑事上訴
      - 民事賠償
      -“雙一致”原則
      - 補充適用《民事訴訟法典》第638條第2款
      - 純過失
      - 賠償的限制
      - 衡平
      - 喪失生命權

      摘要

      一、根據《刑事訴訟法典》第390條第2款規定,在刑事訴訟中,接納對中級法院裁判中民事賠償部分的上訴取決於決定對上訴人不利部分之價值超過被上訴法院法定上訴利益限額的一半,而不能對刑事部分的決定提起上訴是不重要的。

      二、在刑事訴訟中,對中級法院裁判中涉及民事賠償部分,不適用規定於《民事訴訟法典》第638條第2款的“雙一致”制度。

      三、行人可以不妨礙車輛通行之方式在行車道上通行,尤其當道路沒有行人道、為行人而設之路徑或通道,或車道也沒有路緣時。

      四、當責任是基於純過失時,根據《民法典》第487條的規定,只要行為人之過錯程度低、該行為人的經濟狀況拮據及比受害人差以及責任險僅支付賠償總額的一小部分,可以按衡平原則以低於所造成損害之金額訂定出損害賠償。

      決定

      裁定上訴部分勝訴,以財產性和非財產性損害名義訂定的賠償金額如下:

      -因死者丁喪失生命權而給予其妻戊及子女己及庚900,000(玖拾萬)澳門元。
      -因死者丁本身的非財產性損害而給予其妻子丁及子女己及庚50,000(伍萬)澳門元;
      -死者之妻戊的非財產性損害300,000(三拾萬)澳門元;
      -死者之女己的非財產性損害200,000(二拾萬)澳門元;
      -死者之子庚的非財產性損害200,000(二拾萬)澳門元;
      -死者之妻戊的扶養費630,000(陸拾三萬)澳門元;
      -死者之女己的扶養費405,000(肆拾萬零伍仟)澳門元;
      -死者之子庚的扶養費450,000(肆拾伍萬)澳門元;
      -喪葬費63,360澳門元;
      -受害人辛的非財產性損害150,000(壹拾伍萬)澳門元;
      -受害人辛的財產性損害35,130.60(三萬伍仟壹佰三拾元陸角)澳門元;
      -受害人壬的非財產性損害300,000(三拾萬)澳門元。
      -受害人壬的財產性損害62,660.70(陸萬二仟陸佰陸拾元柒角)澳門元。

      上述總計為3,746,151.30(三佰柒拾肆萬陸仟壹佰伍拾壹元三角)澳門元,其中1,000,000(壹佰萬)澳門元由保險公司負責,其他則由上訴人丙負責。

      無論在中級法院還是在終審法院,訴訟費用根據敗訴比例由上訴人和眾被上訴人承擔。

       
      • 表決 : 一致通過
      • 裁判書製作人 : 利馬法官
      • 助審法官 : 岑浩輝法官
      •   朱健法官